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胆素原
补充说明:尿胆素原
a******W 2014-07-26 10:5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尿胆素原升高可能是由胆道梗阻、溶血性贫血、肝炎、肝硬化、胆管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道梗阻
胆汁通常通过胆道系统流动并排出体外。当胆道被结石或其他物质堵塞时,胆汁无法正常流出,导致其回流到血液中,进而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高浓度的胆红素会导致胆色素转化为尿胆素原。对于胆道梗阻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以促进胆汁排泄。
2.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破坏加速,未结合胆红素产生增多,超过了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的能力,就会出现尿胆素原升高的现象。若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则需要遵医嘱服用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补充造血原料来改善病情。
3.肝炎
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不能有效地将胆红素转化为胆汁,从而导致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尿胆素原含量增加。针对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口服药以及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4.肝硬化
肝硬化会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进而使尿胆素原水平上升。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可以通过戒酒的方式延缓病情发展,也可以配合医生服用美他多辛片、谷胱甘肽片等护肝类药物进行治疗。
5.胆管炎
胆管炎会引起胆管壁炎症反应和水肿,降低胆汁流动的速度,可能导致胆汁滞留和胆汁淤积,此时胆红素会被肠道菌群分解为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返回肝脏,重新合成胆汁后经由胆管排入十二指肠,部分可经肠道吸收入血,形成粪胆原,经过一系列转化后成为尿胆素原。对于急性胆管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建议定期监测尿胆素原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有助于减少肝脏负担,维护肝脏健康。
2023-12-24 15:4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尿胆原是老旧的红细胞在肝脏或脾脏会遭到破坏,变成胆红素,在肠内被肠内细菌所分解而变成尿胆原。尿胆原升高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疾病等,建议去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14-07-26 10:52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尿中胆色素包括胆红素(bilirubin)、尿胆原(urobilinogen)及尿胆素(urobilin),俗称尿三胆。由于送检的多为新鲜尿,尿胆原尚未氧化成尿胆素,枚多查前两者,俗称尿二胆。尿胆原经空气氧化及光线照射后转变成黄色的尿胆素(粪胆素)。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恩替卡韦分散片
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