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尿胆素原升高可能是由胆道梗阻、溶血性贫血、肝炎、肝硬化、胆管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道梗阻
胆汁通常通过胆道系统流动并排出体外。当胆道被结石或其他物质堵塞时,胆汁无法正常流出,导致其回流到血液中,进而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高浓度的胆红素会导致胆色素转化为尿胆素原。对于胆道梗阻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以促进胆汁排泄。
2.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破坏加速,未结合胆红素产生增多,超过了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的能力,就会出现尿胆素原升高的现象。若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则需要遵医嘱服用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补充造血原料来改善病情。
3.肝炎
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不能有效地将胆红素转化为胆汁,从而导致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尿胆素原含量增加。针对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口服药以及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4.肝硬化
肝硬化会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进而使尿胆素原水平上升。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可以通过戒酒的方式延缓病情发展,也可以配合医生服用美他多辛片、谷胱甘肽片等护肝类药物进行治疗。
5.胆管炎
胆管炎会引起胆管壁炎症反应和水肿,降低胆汁流动的速度,可能导致胆汁滞留和胆汁淤积,此时胆红素会被肠道菌群分解为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返回肝脏,重新合成胆汁后经由胆管排入十二指肠,部分可经肠道吸收入血,形成粪胆原,经过一系列转化后成为尿胆素原。对于急性胆管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建议定期监测尿胆素原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有助于减少肝脏负担,维护肝脏健康。

2023-12-24 15:42

举报

医生回答(1)

阮婉陶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尿胆原是老旧的红细胞在肝脏或脾脏会遭到破坏,变成胆红素,在肠内被肠内细菌所分解而变成尿胆原。尿胆原升高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疾病等,建议去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14-07-26 10: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胆原 (URO)

尿中胆色素包括胆红素(bilirubin)、尿胆原(urobilinogen)及尿胆素(urobilin),俗称尿三胆。由于送检的多为新鲜尿,尿胆原尚未氧化成尿胆素,枚多查前两者,俗称尿二胆。尿胆原经空气氧化及光线照射后转变成黄色的尿胆素(粪胆素)。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