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于慧敏 副主任护师 松原市中心医院

擅长:脑出血患者康复手法按摩 高位截瘫患者下肢康复

提问

恶核一般是指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因素、理化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1、感染

感染可能会导致恶性淋巴瘤,如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2、免疫因素

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如果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会导致淋巴细胞增殖,从而诱发恶性淋巴瘤。

3、理化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苯并芘、电离辐射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导致淋巴细胞异常增殖,从而诱发恶性淋巴瘤。

4、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患有恶性淋巴瘤的人群,可能会导致下一代受到遗传,从而增加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

5、环境因素

如果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从而诱发恶性淋巴瘤。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对于确诊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2018-06-19 23:08

举报

医生回答(2)

陈冠忠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恶核可能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改变、发热、夜间盗汗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淋巴结肿大
恶核通常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导致淋巴结组织异常增生。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过度活化,进而引发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
2.局部疼痛
恶核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会导致周围组织水肿和张力增加,从而引发疼痛感。疼痛通常集中在淋巴结所在的区域,可能伴随触痛或压痛。
3.皮肤颜色改变
当恶核压迫周围的血管时,可能会干扰血液循环,使皮肤下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从而出现局部皮肤颜色变化的现象。这种症状多见于颈部或腋窝等处,可表现为红斑、紫癜等。
4.发热
恶核的存在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体温调节中枢为对抗病原体而升高体温。发热通常不固定时间出现,且可能伴有出汗。
5.夜间盗汗
恶核患者由于代谢增强,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从而引起夜间盗汗的情况发生。此症状常在睡眠中突然发生,醒来后发现床单被汗水浸湿。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超声波检查以及穿刺活检来评估淋巴结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感染性疾病,或者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恶性肿瘤。患者要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症状加剧的风险。

2024-01-16 08:19

举报

陈茵沫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恶核指因气机郁结,或精气亏虚,温毒内伏,瘀痰凝滞所致。以肢体出现无痛性瘰疬肿块,胁下肿块,或有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癌病类疾病。

2014-07-26 14: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