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是由于肠道神经发育异常所致,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呕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症状。
1、腹胀
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于肠道内的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出现腹胀的症状。
2、便秘
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于肠道内的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出现便秘的症状。
3、呕吐
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于肠道内的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出现呕吐的症状。
4、营养不良
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于肠道内的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5、发育迟缓
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于肠道内的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出现发育迟缓的症状。
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益生菌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儿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肠造瘘术、根治性手术等。建议患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的情况。
2018-03-02 03:0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可通过营养支持治疗、肠道功能促进剂、肠道微生物调节、中药调理、巨球蛋白血症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必要的营养补充剂,以维持患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改善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从而减轻巨结肠引起的并发症。
2.肠道功能促进剂
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肠道功能促进剂如胰酶制剂、益生菌等,旨在增强小肠运动和消化吸收功能。这些药物能够改善小肠运动障碍,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有治疗作用。
3.肠道微生物调节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使用特定配方奶粉来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此措施可间接影响巨结肠相关病理生理过程,但并非直接针对病变机制。
4.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依据患儿体质开具汤药或贴敷外治法等传统草本疗法。某些中药材具有健脾胃消积滞的作用,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有利于改善上述不适现象。
5.巨球蛋白血症治疗
巨球蛋白血症是指血液中一种名为IgM的蛋白质水平异常升高的状况,可通过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巨球蛋白血症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进而加剧病情发展,因此需积极控制。
家长要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营养不良或生长迟缓等问题。同时,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胃肠负担增加的食物,如辛辣、油腻食品。
2024-03-19 05:38
举报多于生后48小时内无法排出或仅排出少量胎便,可在2~3日内出现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表现为呕吐、腹胀、不排便。
痉挛段越长,便秘出现越早,症状越严重。
痉挛段不太长:经直肠指检或温盐水灌肠后,可排出大量胎粪及气体而症状缓解,但梗阻症状多不易缓解。
肠梗阻症状缓解后,若仍有便秘和腹胀,须经常扩肛灌肠。甚至出现不灌肠不排便,腹胀逐渐加重。
2014-07-29 18:04
举报向医生提问
先天性巨结肠(congenitalmegacolon,Hirschsprung’s disease)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以致肠管扩张、肥厚,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国外统计本病的发病率为每5000人中可见一例。国内统计占消化道畸形第2位。首次就诊多在新生儿期,病人约90%为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