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颈椎退变> 颈椎过伸性损伤

医生回答(2)

谢昌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颈椎过伸性损伤可以采取颈椎牵引、颈围固定、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物理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应尽快就医。
1.颈椎牵引
通过使用特制的牵引装置,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颈部施加持续或间歇性的拉力,每次牵引时间及频率依医嘱而定。此措施有助于缓解因颈椎过度前屈造成的压迫、刺激周围组织的症状;可减轻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2.颈围固定
使用弹性材料制作的颈托圈环绕于患者的头部和颈椎部位,通常需要佩戴一定的时间长度。固定作用能够限制颈椎活动范围,防止进一步加重损伤程度;提供稳定支持的同时促进软组织修复。
3.非甾体抗炎药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按说明书指导剂量服用。这类药物具有消炎止痛效果,能有效控制因颈椎损伤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和剧烈疼痛感。
4.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复合物片、甲钴胺分散片等,每日按时口服。此类药物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由颈椎病引起的肢体麻木等症状;但需遵医嘱长期坚持使用。
5.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热敷、冷敷、电疗、超声波治疗等方法,具体操作依据医嘱执行。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减少水肿并提高血液循环;针对性地针对颈椎过伸性损伤带来的不适。
在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期间,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加重颈椎负担。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1-02 10:16

举报

林筱婕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颈椎过度伸展性损伤的机制和病理变化提示了该损伤并不存在因外伤所致的持续椎管的骨性狭窄,或需要复位的明显骨折脱位。
  非手术治疗
  一经确诊,即常规应用带牵引,其重量为1.5~2.5kg。牵引位置宜取颈椎略屈15°。持续牵引2~3周,然后采用头颈胸石膏或塑料颈托以保护1~2月。在牵引期间,应用速尿和静脉点滴,以利脱水并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其牵引目的是使颈椎损伤节段得到制动,略屈曲位能使颈椎椎前结构(韧带等)愈合,后结构例如折皱的黄韧带舒展并恢复常态。
  笔者单位无选择性对牵引治疗中的3例施行了手术治疗,其结果并非满意。仅极少数损伤后表现节段性不稳,症状加重并确有致压物存在者方可考虑手术。通常取前路减压同时应用植骨融合。
  过伸性颈椎损伤引起的脊髓中央综合征,预后通常比较良好,症状越轻恢复越快且全面。通常下肢最先开始恢复,最早于伤后3小时即见恢复,其次是膀胱功能,上肢恢复最迟,手部功能恢复最差,常因脊髓损伤波及前角细胞,致手内在肌萎缩,而残留某种功能障碍。其他类型脊髓损伤,同样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

2014-07-30 14: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