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癫痫> 癫痫> 脑型肺并殖吸虫病

医生回答(2)

刘罗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脑型肺并殖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需要使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脑型肺并殖吸虫病是由于并殖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该虫体产生的代谢产物以及死亡后的裂头蚴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与损伤。本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嗜睡、癫痫发作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运动障碍等情况。
诊断此病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胸部X线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大脑受累情况。针对脑型肺并殖吸虫病的治疗主要是抗寄生虫治疗,如口服阿苯达唑片或甲苯咪唑胶囊。对于出现并发症者,可能需行开颅手术。
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存在并殖吸虫卵的水源和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2024-01-06 21:23

举报

林歆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脑型肺并殖吸虫病发病原因
并殖吸虫因其成虫雌雄生殖器官并列而命名,已知有50多种,多数对人无致病性。我国以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分布最广,感染人数亦多,是主要致病虫种。其成虫、童虫、虫卵都能寄生于脑、脊髓等组织造成病变,以卫氏并殖吸虫更为多见。成虫雌雄同体,有口、腹吸盘各一,可寄生于多种动物体内。人是卫氏并殖吸虫合适的终宿主,虫体可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其主要寄生部位为肺,宿主的痰及粪便中可找到虫卵。斯氏并殖吸虫则不适合寄生于人体,虫体多寄生在结缔组织或肌肉内,生长速度缓慢,不能成熟产卵。
并殖吸虫的生活史:虫卵随终宿主的痰或粪便排到外界,入水后在适宜条件下经3~6周发育成熟,孵出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在螺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的发育增殖过程,2~3个月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溢出后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蜊蛄体内形成囊蚴。人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溪蟹或蜊蛄后可感染。

2014-07-30 15: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