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尿液自查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气味等非专业指标初步判断泌尿系统健康,但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可能涉及的疾病,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沉渣分析、尿培养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医学检查。如果症状或结果异常,应尽快就医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1.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用于评估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蛋白质、颜色、pH值等。通过观察离心后上层清液的颜色、透明度及是否存在沉淀物来判断是否有血尿或脓尿。
2.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反映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情况以及早期肾脏损伤程度。通常采用随机尿样采集并送至实验室进行测定。
3.尿沉渣分析
尿沉渣分析能够快速筛查出尿液中的异常细胞或其他颗粒物质,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取新鲜中段尿液置于清洁容器内保存,并尽快送往医院化验室进行检验。
4.尿培养
尿培养可以鉴定尿液中有无细菌生长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确定致病菌种类。留取中段尿液置于无菌试管中,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验室进行培养。
5.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准确地了解体内蛋白排泄量,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收集整个白天及晚上的所有尿液,记录总量并送检。
以上各项检查前,应避免摄入高蛋白食物至少8小时,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同时告知医生任何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使用情况。

2023-12-28 02:30

举报

医生回答(1)

谢亚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 如果单从你的化验单来看,只有白细胞降低,其他指标均正常,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什么临床表现,单从白细胞降低一项是不能得出什么结论的.
病毒感染是病毒感染是白细胞降低最常见的原因,(比如流感,麻疹,水痘,病毒性肝炎等).另外,还可以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杆菌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部分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接触放射线,放射性核素,某些化学物品,化学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发生数量或质量的变化.所以白细胞升高或降低,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2014-08-01 16: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