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多汗多
补充说明:尿多汗多
a******W 2014-08-04 14:3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尿多汗多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抗胆碱药、植物神经调节剂、激素替代疗法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和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身体新陈代谢,减少出汗。通过增加身体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从而降低血压水平,进而缓解因高血压引起的相关临床表现如多汗现象。
2.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体质开具相应方剂,通常包含黄连、龙骨等药材,每日分次服用。这些草本具有平抑肝火、固涩止汗作用;可辅助调节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多汗状况。
3.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可用于治疗由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导致的多汗症。剂量须遵医嘱,从低至高调整。这类药物能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减轻胆碱能神经兴奋所致的出汗反应。适用于治疗因交感神经过度活跃而引发的多汗问题。
4.植物神经调节剂
植物神经调节剂如谷维素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通常口服,剂量依医嘱而定。此药物能够稳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进而对因精神因素诱发的多汗有效果。
5.激素替代疗法
激素替代疗法涉及使用人工合成或提取自天然来源的性激素来纠正体内失衡状态。疗程及用药方式需依据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更年期潮热伴随多汗现象,雌孕激素联合制剂能模拟自然周期波动,缓解潮红潮热不适并减少夜间醒觉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上述治疗方法的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为重要,因为高血糖可能导致渗透压增高而进一步加剧排尿频率及量。
2024-02-01 23:1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平时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2的食品;同时,选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健脑,如蛋黄,鱼,虾,核桃,花生等;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保护眼睛的食物,如鸡蛋,动物的肝,肾,胡萝卜,菠菜,小米,大白菜,番茄,黄花菜,空心菜,枸杞.
2014-08-04 14:33
举报向医生提问
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症状起因: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可能疾病: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乙肝 阴疮
就诊科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