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
补充说明: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
a******W 2014-08-07 21:1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在全球发病率为1%-2%,我国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为0.4%-0.7%。
心脏瓣膜病的病因主要是先天性发育异常、退行性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心脏瓣膜病会导致心脏瓣膜出现狭窄或者关闭不全的情况,从而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患者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水肿、头晕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水肿、头晕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需及时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例如心脏瓣膜成形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如果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还需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恢复。
2018-09-28 08:0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心脏瓣膜病的流行病学受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影响,常见于老年人和有家族史的人群。
心脏瓣膜病是由心脏瓣膜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脏血液流动受阻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可能包括先天性畸形、退行性疾病、感染等。心脏瓣膜病的症状取决于瓣膜受损的程度和类型,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症状。
心脏瓣膜病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CT扫描、MRI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瓣膜的功能和结构。必要时还可通过心电图、X线胸片等辅助诊断。心脏瓣膜病的治疗策略因个体差异而异,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螺内酯用于控制液体潴留,以及手术干预如心脏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盐食物以减少水肿发生风险,同时定期体检,监测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4-01-30 14:34
举报你好,从你的描述来看,有咳嗽、咯血等症状,符合瓣膜病特点,如果做了换瓣术后,需要长期吃药,比如调脂药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需要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平时饮食需要注意低脂饮食,不能剧烈运动。
2014-08-07 21:19
举报向医生提问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中以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最为常见。由于心脏瓣膜(包括瓣叶、腱索及乳头肌)的炎症引起的结构毁损、纤维化、粘连、缩短,粘液瘤样变性,缺血性坏死,钙质沉着或者先天发育畸形,影响血流的运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临床检查:
地高辛酏剂
1.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对于高血压、瓣膜病(重度单纯二类瓣狭窄或主动脉瓣狭窄者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良好,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肌外机械因素所致心功能不全疗效差;对继发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华法林钠片
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肌梗塞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塞)。预防房颤、心瓣膜疾病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塞)。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症状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