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预防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心肌缺血的预防可以通过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血压、定期体检等方式来实现。
1.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可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缺血。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这些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建议每日摄入不超过两杯低度酒类,并尽量避免在餐后立即吸烟。
2.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可以维持正常体重,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发生心肌缺血的风险。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不过量摄取高脂、高盐食物。
3.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等。
4.控制血压
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控制血压有助于保持血管通畅。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血压,常用降压药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生活方式方面则需注意低盐饮食、适量运动。
5.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健康问题,降低心肌缺血风险。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方面的检测。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的心血管科就诊,以便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评估和治疗。

2024-02-07 16:25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药物治疗: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硝酸脂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2.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PCI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广为患者接受。

2014-08-10 12: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 症状起因:心肌缺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子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

  • 可能疾病: 人流综合症 老年人心房纤颤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