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江雨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导管术护理包括卧床休息、心电图监测、血压管理、心肺复苏准备以及预防感染措施等。如果术后出现不适症状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及时就医。
1.卧床休息
患者应平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通常建议至少卧床24小时。卧床休息有助于减少心脏负担,促进术后恢复,对于刚做完手术的心脏病患者尤为重要。
2.心电图监测
通过连续记录心电信号来评估心脏功能状态,一般需佩戴专用设备并实时观察结果。心电图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心律和其他心脏问题,对指导术后管理和识别潜在风险至关重要。
3.血压管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并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手段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改善预后;特别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等情况下更为关键。
4.心肺复苏准备
医护人员应在患者周围准备好心肺复苏所需的物品,并随时待命以应对突发状况。做好心肺复苏准备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提高生存率。
5.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使用抗菌药物以及环境清洁消毒等措施,以防止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伤口导致感染。预防性抗感染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尤其针对心脏手术这类开放性创伤操作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促进康复。

2024-02-25 20:50

举报

孙筱柔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原理
利用心导管进行左侧心腔及大血管的压力测定、心脏和血管造影及其不同部位的血气测定。
二.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向患者说明术中需与医生配合的事项,向家属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2)药品:消毒用碘伏,1%利多卡因、肝素盐水、造影剂及抢救药品。
(3)动脉穿刺针和扩张器鞘管套装,左心导管、指引导丝、高压注射装置。
(4)心脏监护仪,多导生理记录仪,除颤器,临时起搏系统,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设备。
2.手术方法
(1)血管入路:多采用经股动脉,也可采用经桡动脉或肱动脉等途径。
(2)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动脉并置入鞘管,可酌情给予肝素2000~3000U,高凝状态或操作时间延长,可追加肝素。经常抽吸鞘侧管,观察有无血栓阻塞。
(3)在X线透视和导引钢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左心室、主动脉或相应的周围动脉处分别进行左心室造影、主动脉或周围动脉造影(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左心室造影、主动脉造影通常选用猪尾形导管,使用高压注射装置注射造影剂。
(4)根据诊断需要测量左心室各部位压力、主动脉各部位压力以及周围动脉各部位压力,并可记录连续压力曲线及压力阶差。
(5)根据诊断需要抽取不同部位血样,测定血氧含量和氧饱和度等。
(6)检查结束后,拔出鞘管,局部压迫止血,通常需要压迫15~25min,加压包扎。注意穿刺动脉的末梢供血状态。

2014-08-12 20: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