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结扎> 新生儿脐部护理

精选回答(1)

房勇 主任医师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擅长:早孕、流产、宫外孕、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前置胎盘、羊水过少、顺产、剖宫产;宫颈糜烂,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等。

提问

新生儿脐部护理主要包括消毒、避免沾水、保持脐部干燥、避免摩擦、注意饮食等方面。

1、消毒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使用专用的脐带夹,将脐带夹在脐带的根部,以免出现出血的情况。同时还需要使用碘伏、酒精等对脐带根部进行消毒,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2、避免沾水

家长应注意给新生儿及时更换尿布,避免脐部长时间浸湿,导致脐部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家长还应注意避免给新生儿洗澡,以免脐部进水,导致感染的情况。

3、保持脐部干燥

家长应注意给新生儿及时擦干脐带残端的水分,还要注意避免用手抠抓脐带根部,以免出现脐部感染的情况。

4、避免摩擦

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如果经常摩擦脐部,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损伤,进而会诱发炎症反应,不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议家长应避免给新生儿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摩擦脐部。

5、注意饮食

如果新生儿是母乳喂养,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新生儿出现上火的情况,还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不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如果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红肿、发热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18-10-18 07:05

举报

医生回答(2)

孙筱柔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脐部护理可以采取脐带护理、脐带保护贴、脐带消毒、脐带红外线照射、脐带包扎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脐部情况没有改善或者出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
1.脐带护理
每日观察脐带是否有渗血、红肿等情况,保持脐带干燥。通过定期检查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感染发生。
2.脐带保护贴
选择无菌、透气性好的脐带保护贴,轻柔地固定于宝宝的肚脐处。保护贴能够减少外界摩擦和刺激,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3.脐带消毒
使用75%酒精棉球或医用碘伏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及周围皮肤,每日2-3次。酒精和碘伏均为有效的杀菌剂,能杀灭细菌,预防脐炎的发生。
4.脐带红外线照射
将特制的红外线灯泡对准未脱落的脐带部位进行照射,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红外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脐带脱落并预防感染。
5.脐带包扎
使用无菌纱布轻轻包裹住未脱落的脐带,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呼吸。适当的包扎可以帮助保护脐带不受污染和摩擦,但需确保松紧度适宜以防压迫呼吸道。
在进行脐带护理时,应避免接触水源,以免引起感染。若发现脐带有脓液流出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4-03-15 05:46

举报

张思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脐带的直径约1厘米左右,剪断后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口,如护理不当,将成为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为了保护脐部,医护人员往往将脐部敷上纱布.纱布应该在生后12-24小时去除,如包扎的时间过长,纱布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脐部的纱布去除后应注意观察:
  
指导意见:
1,脐带有无出血:
  主要由于脐带结扎不紧,或结扎用的丝线太粗引起.出现这种情况时,可用酒精仔细消毒脐带及周围皮肤,再用酒精浸泡过的细丝线结扎.结扎后用棉签沾上碘酒消毒脐带断端.有时在脐带脱落时也会出血,这是因脐带根部细小血管被损伤所致,一般出血量不多.
  2,脐部是否干燥:
  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未干燥时,应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因此脐带一旦被水浸湿和尿液污染,马上应用干棉球擦干,然后用碘酒及酒精棉签消毒.
  3,脐部是否清洁:
  新生儿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能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这时脐带表面看起来很干净,其实脐窝里可能积有脓液.有的母亲不敢触动脐带根部,仅在脐带表面擦拭,其实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正确的消毒方法是在每天洗澡之后用棉签沾上75%酒精,一只手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带根部的粘连部分,周边都分离开后,换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擦拭干净后再把提过的结扎线涂上酒精.有些新生儿出生一周后脐带还未脱落,部分原因就是脐带和脐窝粘连所致.用上述方法处理脐带,则能加速脐带的脱落.
  4,及时处理脐部渗液:
  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未完全被上皮细胞覆盖,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可用75%酒精擦净,一般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如果发现脐窝有脓性分泌物,红肿或有臭味,说明存在脐部感染,应找医生及时处理.
  5,脐疝的处理:
  有的新生儿可见到脐部突出,用手轻轻按压则变平,当新生儿咳嗽,哭闹时更明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脐疝.脐疝的发生与新生儿脐部的肌肉和鞘膜发育不良有关,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主要是小肠连同腹膜可一起突到皮下组织中,形成了脐部突出物.如果脐疝不大,随着婴儿肌肉的发育,多数在*岁内自行痊愈,不需特殊处理.如果脐环直径在2厘米以上,首先应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因为大声哭闹能使脐环不断扩大,影响脐疝的愈合.如果无效可用一条宽5-6厘米,长10-15厘米的胶布,将脐疝复位后拉紧皮肤后粘贴到脐疝的两侧,以减少疝内容物的突出及对脐环的扩张,有利于脐疝的修复.若3个月后仍无效,应放弃这种疗法,及时请医生诊治

2014-08-21 23: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