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许瑞卿 主治医师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擅长:主要是擅长脑血管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病,眩晕及头痛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

提问

颤症一般是指颤抖,是指肢体震颤,多考虑是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多由房事不节、情志内伤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震颤、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选取太冲、太溪、肝俞、肾俞等穴位。

2、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多由久病伤阴、肾阴亏虚、心火亢盛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烦、燥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选取心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等穴位。

3、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多由平时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肢体震颤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选取太冲、太溪、肝俞、肾俞等穴位。

4、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多由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选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5、痰湿阻滞

痰湿阻滞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重、胸闷、肢体震颤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半夏天麻丸、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选取丰隆、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8-02-07 22:54

举报

医生回答(2)

黄秋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医颤症是指肌肉不自主地抽动或震颤,可能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需综合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诊断治疗。
中医颤症考虑是由于肝肾阴虚导致筋脉失养,或者气血不足引起肢体功能失调所致。此外,风痰阻络、瘀血内停等也可能引发此病症。该病症通常表现为肢体麻木、震颤、活动受限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失眠多梦、眩晕耳鸣、舌红少苔等其他不适症状。
针对中医颤症,可以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肌电图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查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和代谢状态。治疗中医颤症可采用中药调理,如遵医嘱使用天麻、钩藤等镇静止痉药物,或通过针灸疗法以平抑肝阳、滋养肝肾。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2024-01-14 06:24

举报

陆梓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颤证,顾名思义,就是表现为机体颤抖的病症,患者常常是不自觉的颤抖,或头部摇动,或身体颤抖。症状较轻的患者生活一般可以自理,但是有些症状较重的患者会失去自理能力。
1.年老体虚
  中年之后,脾胃渐损,肝肾亏虚,精气暗衰,筋脉失养;或禀赋不足,肾精虚损,脏气失调;或久病体弱,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2.情志过极
  情志失调,郁怒忧思太过,脏腑气机失于调畅。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畅,气滞而血瘀,筋脉失养;或肝郁化火生风,风阳暴张,窜经人络,扰动筋脉;若思虑太过,则损伤心脾,气血化源不足,筋脉失养;或因脾虚不运,津液失于输布,而聚湿生痰,痰浊流窜经络,扰动筋脉。
  3.饮食不节
  滋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成癖,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络而动风;或滋生内热,痰热互结,雍阻经脉而动风;或因饥饱无常,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致使筋脉失养而发为颤证。

2014-09-08 11: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