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 溶血现象

医生回答(2)

张晓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溶血现象可能由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这些异常包括红细胞膜缺陷、酶缺乏等,使红细胞易于溶解。对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骨髓移植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可以替换异常的造血干细胞。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引起,这些抗体会破坏自身的红细胞,导致溶血现象。激素治疗如和环磷酰胺是常见的治疗选择,它们能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
3.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或异常,红细胞寿命缩短。输血和铁螯合剂治疗是常用的管理方法,通过定期输注红细胞来维持正常血容量并去除无效红细胞,同时使用铁螯合剂防止铁超载。
4.镰状细胞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个氨基酸残基被另一种氨基酸替代,使得红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变成镰刀形状,失去柔韧性而破裂。降低镰状细胞形成药物HbS聚合速率的羟基脲可用于缓解病情,需密切监测血液学参数。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淋巴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高粘滞血症、出血倾向、神经系统损害等症状。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方案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也可以联合应用环磷酰胺、阿霉素和。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溶血症状。建议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溶血问题。

2024-03-23 20:32

举报

孙筱柔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由血型抗原免疫引起的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新生儿溶血病包括血型不合和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两种。临床上以前者引起的溶血较多见。研究发现,以上的新生儿溶血是以母亲血型为型,而小儿血型为型引起的。溶血病大多发生在第一胎,溶血病很少在第一胎发病,除非是母亲有输血史才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轻重不等,差异很大。一般来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患儿症状较轻,进展较慢,而血型不合的患儿症状较重,病情进展较快。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症状有以下七大特点特点之一出现黄疸早。患有溶血病的宝宝通常在出生后 小时内即可出现黄疸症状,比正常生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要早。发黄的程度重。溶血病患儿的皮肤颜色可从浅黄逐渐变为金黄色,发黄的程度较生理性黄疸重。全身均变黄。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黄疸会在 小时内将迅速发展,从脸部、躯干很快就发展到四肢、手心和脚心贫血。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宝宝均有轻重不等的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2014-10-13 21: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