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常规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
补充说明:血常规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
a******W 2014-10-23 00:3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常规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原因所导致,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中经常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小板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血常规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挑食、偏食等,需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的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等,患者会出现血常规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则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3、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等原因所引起的。由于患者体内缺乏叶酸,会导致血小板的生成受到抑制,从而出现血常规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叶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造血功能异常,患者会出现血常规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血常规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8-08-05 10:4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这种情况主要因为毛细血管脆性高,很容易发生瘀斑。小血管损伤后,总有少量血液溢出,在皮肤上留下小红点(瘀点)及蓝紫色的瘀斑(紫癜)。不用过于担心,但有时容易发生瘀斑是血液凝固成分异常的征象,主要通过检查血小板,血液检查可以断定是否有问题。平均血小板体积,是血常规的一个辅助参数,受影响因素多,如果其它参数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一点很常见,没有关系。
2014-10-23 00:32
举报平均血小板体积正常参考值:9--13 12.6属于正常范围,大血小板比率参考范围13-43,46.1高于正常不多,升高可以出现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凝和血块收缩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其他检查都是正常,可以暂时观察。:血小板平均体积,考虑是炎症的原因导致的。注意目前清淡饮食即可
2014-10-23 00:32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管损伤(vascularinjury)不仅战时常见,在和平时期由于工农业和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以及医源性血管插管、造影等检查的增多,发生亦不少见。在身体各部位血管损伤中,以四肢血管损伤较多,其次为颈部、骨盆部、胸部和腹部。动脉损伤多于静脉。
胞磷胆碱钠胶囊
用于治疗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
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减轻放、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和胃肠道反应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1.用于治疗成人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用于治疗嗜酸细胞过多综合症(HES)和/或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3.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