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血管炎> 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怎么办

医生回答(2)

许若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可以通过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膏、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治疗、光疗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选择非处方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按说明书指示剂量使用。这类药物能缓解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等症状,对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的瘙痒有一定效果。
2.皮质类固醇膏
患者可遵医嘱涂抹皮质类固醇软膏,例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上述药物具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皮肤状况。
3.免疫调节剂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免疫调节剂,比如环孢素胶囊、甲氨蝶呤片等。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于皮肤出现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4.生物制剂治疗
生物制剂治疗通常包括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具体方式及频次需依据医嘱调整。此方法针对特定类型的变应性血管炎有效,其机制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减少炎症反应。
5.光疗治疗
光疗治疗需要专业医师操作,在医院或诊所进行,通常分为多种波长组合,每次治疗时间依方案而异。光疗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或红光等电磁辐射,作用于病变区域以调节免疫系统和促进细胞因子平衡。适用于某些类型的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患者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以免加重皮肤不适。同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2024-02-16 21:42

举报

方安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变应性血管炎仅累及皮肤,多发生在青壮年。一般有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不规则的发热,但也可无上述症状。皮肤损害可为多形性,有红斑、结节、紫癜、风团、血疱、丘疹、坏死及溃疡等。两膝下为最常见,以两小腿下部及足背部皮损最多。较多的皮损开始的特征为紫癜样斑丘疹,压之不退色,是由于血管壁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渗出,故这种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斑都是高起的可以触及的,乃是变应性血管炎的特征。有的开始为皮下结节,如黄豆至蚕豆及小枣大小,淡红色有压痛。有的开始完全似紫癜样的皮损,有的皮损开始似丹毒样改变,有的似硬斑病样改变,有的似多形红斑样。在皮损发展过程中可伴有风团、丘疹等。治疗:1.早期轻病例以口服抗组织胺药、维生素C、E为主;2.中期普通病例以口服或肌注抗组织胺药物,维生素C、E及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或少量皮质激素疗效较佳;3.重症病例以静脉予中等至大剂量皮质激素为主,同时注意支援对症治疗;4.应用激素效果不佳者可试用氨苯枫、秋水仙堿等治疗。

2014-10-27 22: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