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直接胆红素正常指标
补充说明:直接胆红素正常指标
a******W 2014-11-09 16:4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直接胆红素的正常指标一般是0-6.8μmol/L。直接胆红素是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合成的,是胆红素的代谢产物,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直接胆红素的检查对黄疸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其正常指标与参考值范围根据仪器和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应根据仪器试剂说明书进行判断。直接胆红素的测定可以用于判断黄疸的类型,还可以用于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以及黄疸的预后。直接胆红素的测定可以通过抽血化验进行,正常指标一般是0-6.8μmol/L。直接胆红素升高一般是由于胆道梗阻性疾病引起的,比如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息肉等。直接胆红素升高也可能是肝细胞性黄疸,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2014-11-09 17:4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感染。胆道感染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虽然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但含量比较少,同时还存在葡萄糖1,4-螺旋内酯等结抗物,所以不呈现酶的活性。但当胆道发生感染时不仅胆汁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而且大肠杆菌、类杆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可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这样β-葡萄糖醛酸酶量的增加以及活性的增加可使大量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胆红素钙颗粒以脱落红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黏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再者,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胆囊发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储留时间延长,从而加速结石形成。另外IgA缺乏(人体内一种抗体缺乏)可使胆囊免疫功能减低,增加感染、形成结石的机会。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是我国胆管结石的主要病因。另外,肝吸虫病和鞭毛虫病也可以引起胆道壁损伤,并引起胆道感染。此外虫的残体和虫卵可形成结石核心,成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条件。 3.胆汁成分改变:胆汁酸能防止或减少胆红素钙的沉淀,而糖蛋白去易成为结石的支架。 4.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使胆红素钙生成加快,且使胆囊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糖蛋白,从而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5.饮食: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影响胆道的正常防卫能力,而且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使胆汁中葡萄糖二酸内酯减少,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减弱,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易发生胆红素沉淀而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6.胆道系统先天性异常: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所导到的胆流障碍均易在该部发生胆结石。什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状态在胆色素结石的病人中是常见的。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