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炎> 慢性肾炎> 为什么脾湿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脾湿可能是因为饮食不节、过度疲劳、久居湿地、感受寒邪、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脾湿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改善时,应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
1.饮食不节
由于长期过食肥甘厚腻、生冷辛辣等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进而出现脾湿的情况。患者可表现为腹胀、腹泻等症状。可通过药物调理进行改善,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
2.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脾脏无法正常运作,从而引起脾湿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比如党参、茯苓、白术等。
3.久居湿地
久居湿地容易受到外湿侵袭,使体内的水分不能正常运行和输布,进而形成湿邪阻滞于脾脏,导致脾湿的发生。对于脾湿所致的食欲减退、大便溏泄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中药方剂进行缓解。
4.感受寒邪
感受寒邪后,寒邪凝滞于体内,阻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影响到脾脏的运化功能,从而导致脾湿的发生。针对寒湿困脾证,中医通常采用温阳祛寒、健脾利湿的方法来治疗,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
5.禀赋不足
禀赋不足是指先天遗传因素导致的身体素质较差,脾脏功能较弱,易受外界湿邪侵袭而发生脾湿。对于禀赋不足引起的脾虚湿盛,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生冷食物摄入,如炸鸡腿、冰激凌等,以减轻脾湿症状。必要时,还可配合医生通过艾灸足三里穴、阴陵泉穴等方式辅助改善病情。

2024-03-04 16:49

举报

医生回答(1)

许若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湿生痰型哮证(脾虚)[病因>由于脾失健运,饮食不化,水湿郁内,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成哮喘. [症状>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 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 饮食: 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竹笋西瓜皮鲤鱼汤鲜甜可口,具健脾利水、祛湿降浊的功效,同时能适应于湿脚气,症见足胫浮肿麻木,沉重无力,身重困倦,小便短少,大便不畅.亦可用于多发性神经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慢性肾炎、高血压、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等属于湿浊内盛有上症者.

2014-11-21 10: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哮喘 (支气管哮喘)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唿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哮病是内科常见病证之一,在我国北方更为多见,一般认为本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左右。中医药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着,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治疗,达到祛除夙根,控制复发的目的。《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根据本病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西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哮喘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