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蛛网膜下腔增宽
补充说明:蛛网膜下腔增宽
a******W 2014-12-08 21: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蛛网膜下腔增宽可以通过脑脊液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脑脊液循环调节术、脑脊液置换疗法、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脑脊液引流术
通过手术将异常积聚的脑脊液安全、缓慢地引流出体外,通常采用微创技术,在影像引导下进行。此措施旨在缓解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头痛、呕吐等,适用于蛛网膜下腔增宽导致的脑积水。直接减轻了因脑脊液积聚而造成的压力增加。
2.脑室腹腔分流术
通过植入人工通道连接大脑内部的脑室和腹部的腹膜腔,持续稳定地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膜腔内。该措施长期解决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增宽问题。有效地降低了颅内压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3.脑脊液循环调节术
利用特殊的装置来控制脑脊液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例如使用硅胶管或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分流器。此方法针对上述原因所引起之状况提供直接且持久效果。其作用机制在于恢复或建立正常脑脊液动力学状态。
4.脑脊液置换疗法
通过穿刺进入椎管获取一定量的脑脊液样本后,再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或专用溶液代替原有积液。该措施有助于减少脑室内压力差异,缓解由压力差引起的临床表现。对于存在显著压力梯度者有益。
5.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补充神经所需营养素。这些药物能够促进神经元代谢及修复受损神经组织,对因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相关问题有效果。
蛛网膜下腔增宽患者应定期复查头颅MRI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2024-02-29 22:18
举报医生回答(1)
你好,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病前常无先兆,部分病人为活动状态下发病。发病后可出现剧烈头痛,多为撕裂样或剧烈胀痛。头痛部位多位于枕部,也可为全头痛。头痛的程度与出血量有关。因为大量的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使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颅内压增高,所以,常伴有频繁呕吐。同时,由于血液刺激脑膜可产生颈部肌肉痉挛,使颈部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颈项强直,神经系统检查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脑膜刺激征。
2014-12-08 21:45
举报向医生提问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