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抑郁> 嗜睡药物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嗜睡药物包括、阿普唑仑、、咪达唑仑和氯硝西泮。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失眠或焦虑,但同时也会引起昏昏欲睡的效果。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并且不要滥用以避免产生依赖性或其他潜在风险。
1.
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失眠和焦虑症等。该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发挥其镇静催眠效果。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和戒断症状,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剂量并停用。
2.阿普唑仑
阿普唑仑可用于缓解焦虑、紧张、恐惧等症状,也可用于催眠。本品能增加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镇静催眠的效果。服用阿普唑仑期间应避免饮酒及驾驶机动车辆、操作机器或进行其他危险活动。
3.
主要用于抗焦虑、失眠、惊厥以及癫痫持续状态的紧急终止。此药物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能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发生抑制。对过敏者禁用。此外,妊娠期妇女应慎用。
4.咪达唑仑
咪达唑仑主要用来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引起的失眠。本品为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可增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抑制功能而产生催眠作用。哺乳期女性需谨慎使用咪达唑仑,以免影响婴儿健康。
5.氯硝西泮
氯硝西泮常用于治疗肌阵挛性癫痫、失神发作等。本品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以增强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氯离子通道开放的概率,使突触后膜超极化,降低神经元兴奋性。闭角型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患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使用,不可自行滥用。对于存在嗜睡症状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睡眠监测以评估睡眠质量,必要时调整生活方式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2024-03-08 23:32

举报

医生回答(1)

罗成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地芬诺酯为哌替啶的衍生物,直接抑制肠粘膜感受器,阻断局部粘膜的蠕动反射而减弱蠕动,并可增加肠阶段性收缩,使肠内容物行进减慢,从而使肠液的再吸收增加,具有较强的止泻作用。本品也具有中枢作用,大剂量有镇痛作用,一次40-60mg可产生欣快感,长期服用可致依赖性。但用常量与阿托品合用进行短期治疗,则产生依赖性的可能性很小。本品半衰期为2-3小时。本品吸收后在体内主要代谢物地芬诺辛的止泻作用比地芬诺酯强5倍,半衰期为12-24小时。主要由粪便排出,少量由尿排出。本品有收敛及减少肠蠕动作用。
不良反应:偶见口干、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烦躁、失眠、抑郁、烦躁、皮疹、腹胀、结肠扩张及肠梗阻等,减量或停药后可消失或好转。长期应用可致依赖性。
楼上爱友说的是,即是由不洁饮食引起,应诊为急性肠炎。抗炎治疗即可,止泻似有不妥。何况还是用了两种止泻的。

2015-02-03 15: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