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为什么会得肝胆管
补充说明:为什么会得肝胆管
a******W 2015-03-03 17: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肝胆管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石症、胆道梗阻、肝硬化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肝胆管病变,进而引发相应症状。这些疾病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肝衰竭。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肝胆管炎
肝胆管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内、外胆管炎症反应和水肿,引起胆汁流通不畅,进而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进行利胆治疗。
2.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胆汁淤积导致肝脏纤维化和结构改变,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的复杂过程。此时肝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代谢药物,从而影响其吸收和排泄,可能导致药物积累而产生副作用。对于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患者,建议遵医嘱服用拉米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以控制病情进展。
3.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可能会堵塞胆管,引起胆汁淤积和胆管炎,导致腹部不适和黄疸。手术切除胆囊是常见的胆石症治疗方法,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4.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指胆汁流动受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肿瘤压迫、胆管狭窄等。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会导致胆汁淤积,引起黄疸和其他相关症状。对于良性胆道梗阻,可以考虑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和引流术;恶性则需行胆管切开取石术。
5.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伴随肝细胞广泛坏死、结缔组织增生和肝小叶结构破坏,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这使得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容易引起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针对肝胆管疾病的诊断,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肝脏和胆道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4-01-12 06:4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适用于单纯胆管结石,胆管上、下端通畅,无狭窄或其他病变者。若伴有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可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有条件者可采用术中胆管造影,B超检查或纤维胆道镜检查,有助于减少胆石残留率。如非手术疗法不成功,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则需手术治疗。
2015-03-03 17:43
举报向医生提问
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所致的以咽下食物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噎即梗塞,指吞咽食物时梗塞不顺;膈即格拒,指食管阻塞,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噎属噎膈之轻证,可以单独为病,亦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统称为噎膈。本病发病年龄段较高,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目前尚属难治之证。因此,中老年人如出现原因不明的进食障碍时,应及早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