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结扎> 冠状动脉受损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冠状动脉受损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抗血小板治疗、抗心绞痛药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及心理平衡。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延缓病情进展。
2.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通常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防止血液凝固,从而预防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受损时,由于血管壁损伤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易于黏附和聚集在受损处,形成血栓并进一步堵塞血管。抗血小板治疗可稳定斑块,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修复。
3.抗心绞痛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负荷来缓解心绞痛发作。冠状动脉受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抗心绞痛药物能增加心肌氧气供应,减轻因缺氧引起的不适感。
4.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在X线导引下将特制器械送入受损部位,利用球囊扩张狭窄处后植入支架的方法。该技术适用于解决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等问题。其作用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开胸手术,在全身麻醉下将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或其他移植物桥接至狭窄或阻塞区域,绕过病变部位重新建立血流通路。对于复杂多支病变或无法行介入治疗者适用。此法长期效果优于搭桥术,且无需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同时,应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支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2024-02-11 01:26

举报

医生回答(4)

李同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冠状动脉受损重医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易岂建教授说,特别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儿童川崎病。这一以日本医生名字命名的疾病,发病增长趋势明显,是引起儿童后天性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川崎病早期的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患儿会出现咳嗽、发烧、流鼻涕、精神食欲差,有的会出现拉肚子、疲惫、烦躁等。川崎病若不及时治疗,会损伤心脏、血管,严重的会引起心衰、猝死。

2015-11-15 12:18

举报

张大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冠状动脉受损 在重庆召开的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信息表明,儿童心血管疾病逐年增多,如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去年收治了5000多名心血管疾病患儿,比前年增加了约20%。此外,全国儿童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近10%,发生高脂血症的孩子年龄已低至婴幼儿。营养过剩、不爱运动的儿童出现高脂血症后,更易发生冠心病。

2015-11-15 12:18

举报

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冠状动脉受损1)急性期应对心包填塞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
①远侧细小的分支损伤,可予以结扎,用心外膜覆盖。
②冠状动脉主干损伤,可用6-0无创聚丙烯缝线试行修复。
③冠状动脉主干破裂或损伤范围大,直接缝合困难时,应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部分病人急性期未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急性期后仍出现持续性心绞痛时,应争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张瑞成
④冠状动-静脉瘘伴有心绞痛、心力衰竭者,应行闭锁术

2015-11-15 12:18

举报

姚平闯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冠状动脉受损①症状及体征:胸外伤后可引起冠状动脉断裂、破裂、内膜损伤及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发生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静脉瘘,出现相应的表现。
②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
③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2015-11-15 12: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发烧 (发热)

发热(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 症状起因: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 可能疾病: 夏季感冒 恶寒发热 有头疽 血清病性荨麻疹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