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拉屎出血怎么治
补充说明:儿童拉屎出血怎么治
a******W 2015-11-28 16: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儿童拉屎出血可以考虑饮食调整、腹部按摩、肛门部位清洁、药物治疗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并进行直肠镜检。
1.饮食调整
患儿可适当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及水分含量,改善大便性状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从而减轻排便时引起的疼痛及出血现象。
2.腹部按摩
家长顺时针方向轻柔地对患儿腹部进行环形按摩,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腹部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系统顺利运作,进而缓解便秘及相关不适症状。
3.肛门部位清洁
使用温水清洗患儿肛门区域,保持局部干燥洁净。定期清理肛门周围残留物,可减少刺激性分泌物对皮肤造成的伤害,防止感染发生。
4.药物治疗
针对小儿便秘,可选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痔疮引发的出血,则需遵医嘱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处理。上述药物分别适用于解决便秘及痔疮的问题,从而有效预防因排便困难导致的肛裂以及加重出血的现象。
5.直肠镜检
通过专业医生操作,在全麻下将带有摄像头的内窥镜插入至直肠内部进行观察检查。此方法可清晰显示患者直肠内部结构及病变情况,以便于发现并诊断可能存在的病因。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适当进行慢跑、跳绳等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
2024-03-12 03:5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儿童拉屎出血可以考虑饮食调整、腹部按摩、肛门部位清洁、药物治疗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并进行直肠镜检。
1.饮食调整
患儿可适当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及水分含量,改善大便性状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从而减轻排便时引起的疼痛及出血现象。
2.腹部按摩
家长顺时针方向轻柔地对患儿腹部进行环形按摩,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腹部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系统顺利运作,进而缓解便秘及相关不适症状。
3.肛门部位清洁
使用温水清洗患儿肛门区域,保持局部干燥洁净。定期清理肛门周围残留物,可减少刺激性分泌物对皮肤造成的伤害,防止感染发生。
4.药物治疗
针对小儿便秘,可选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痔疮引发的出血,则需遵医嘱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处理。上述药物分别适用于解决便秘及痔疮的问题,从而有效预防因排便困难导致的肛裂以及加重出血的现象。
5.直肠镜检
通过专业医生操作,在全麻下将带有摄像头的内窥镜插入至直肠内部进行观察检查。此方法可清晰显示患者直肠内部结构及病变情况,以便于发现并诊断可能存在的病因。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适当进行慢跑、跳绳等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
2015-11-28 16:56
举报肠套叠: 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 大便像柏油颜色,可能是—— 消化道溃疡: 孩子的大便像柏油颜色又称黑便,出血部位可能在胃及小肠的上段,主要见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大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但是孩子的溃疡与成人不一样,便血前可能伴有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也可能根本没有胃疼、反酸的病史,而是突然排出柏油样的黑便,通过x线检查等可以证实诊断。消化道溃疡引起的血便,通常可用药物治疗予以控制。
2015-11-28 16:56
举报中毒性菌痢是细菌性痢疾中最凶险的一种,多见于2-7岁的孩子,好发于夏秋季,这种痢疾在便血开始前,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的表现。 急性坏死性肠炎: 又称急性出血性肠炎,有发热、腹痛、腹胀、呕吐、烦躁及感染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休克。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并带有黏液血便,或像赤豆汤、洗肉水样,腥臭味重。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常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2015-11-28 16:56
举报危险预警:孩子的大便出血 大便带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它往往是多种疾病的危险信号。引起孩子便血的原因较多,如果属于外科疾病,单纯的吃药、打针等治疗往往不能奏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孩子便血常与哪些疾病因素有关呢? 大便中带有血液及黏液,可能是—— 痢疾: 包括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患儿往往有发热、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指每次拉一点点,刚拉完又想拉,有肛门下坠、大便拉不完的感觉)、便中混有新鲜血液及黏液等症状。
2015-11-28 16:55
举报向医生提问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