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脊柱侧弯>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

医生回答(1)

赵凯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从而引起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从而引起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弛缓性麻痹与肌萎缩,智力发育及感觉均正常。患者通常在出生后数月内起病,最早症状通常是一侧或两侧手臂无力,还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部、躯干、颈部肌肉无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5-12-13 21: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