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血吸虫肝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肝脏内引起的炎症性疾病,需要及时抗血吸虫治疗。
血吸虫肝病是由于血吸虫成虫寄生于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后,虫卵随血流沉积于肠黏膜下,经由免疫应答与炎症反应导致的肝损害。虫卵中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与炎症,进一步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血吸虫肝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以及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脾肿大、巨球蛋白血症等症状。
针对血吸虫肝病的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肝脏状况。此外,医生也可能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并对其进行显微镜检査以寻找血吸虫卵。血吸虫肝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抗血吸虫治疗。对于晚期肝硬化的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手术来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疫水,做好防护措施,如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剂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2024-03-21 04:05

举报

医生回答(4)

于修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病理
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发生于潜伏期后,即幼虫发育成长、产卵后开始,由于机械性及虫卵毒素的刺激,引起静脉炎,尤其是结肠、肠系膜和肝脏,虫卵所产生的病变要比成
虫所引起的更广泛、更严重,因此可以认为“血吸虫病病理变化是虫卵引起的病变”,由于成虫、虫卵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病理状态。日本血吸虫栖息在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产卵数亦多,因此肠道与肝脏损害较之曼氏与埃及血吸虫则更为严重。

2015-12-24 12:38

举报

李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流行环节

1、传染源。日本血吸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终宿主除人以外,还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病人和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人群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的环节。
3、易感人群。不论何种性别、年龄和种族,人类对血吸虫皆有易感性。

2015-12-24 12:38

举报

冯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流行因素

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影响血吸虫生活史和钉螺的自然条件,如地理气候、气温、雨量、水质、土壤等。社会因素是指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活动、生活习惯等。例如环境卫生、人群的文化素质、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行为等都直接影响到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别是社会制度、卫生状况和全民卫生保健制度等对防治血吸虫病都是十分重要的。

2015-12-24 12:38

举报

李英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发病机制
1、体液免疫急性及早期血吸虫病患者有可溶性虫卵抗原的lgE及lgM抗体,急、慢性期有血吸虫特异性抗可溶性虫卵抗原的IgG;抗体。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IgG、lgM均可明显增高,尤以晚期患者为景。循环免疫复合物也可增加,因此病情常迁延不愈,治疗后可恢复正常。肾小球基底膜有IgG、lgA、lgM及IgE沉积者,同时可见补体C3及纤维蛋白,即免疫复合物性肾病,可引起蛋白尿、肾炎,补体C3的减低是免疫复合物消耗补体所致。此外,还有抗核抗体及抗补体抗体阳性,两者各占1/3。

2015-12-24 12: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红斑狼疮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红斑狼疮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红斑狼疮的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