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组织中大量浆细胞聚集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化脓性乳腺炎症,通常伴有乳腺导管扩张和纤维化。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可能与乳头内陷、局部细菌感染以及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这些因素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增生、腺体结构紊乱,进而引起浆细胞浸润。该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乳腺肿块、疼痛、红斑、破溃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瘘管形成、皮肤瘙痒等症状。
针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和穿刺活检。超声波检查可显示乳腺内部结构异常,MRI则能详细评估病变范围和深度。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预防感染,重症时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注射液、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对于较大肿块或经久不愈的窦道,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受累组织。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乳房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同时,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023-12-24 22:10

举报

医生回答(4)

闵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 浆细胞乳腺炎一种良性病,有时炎症呈急性发作而成脓肿,脓液中常混有粉渣样物,在乳头乳孔中亦有粉渣样物排出,则称为“粉刺样乳腺炎”.又因在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尤其以浆细胞最多,故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口服抗生素,局部上药或者局部用消炎杀菌的药膏,比如红霉素等涂抹看看能不能恢复缓解。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喝酒。 1、 急性期消炎,因为不是细菌引起的,所以不必用抗菌素,中药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但不宜苦寒过重,越用凉药,肿块越不消。   2、慢性期用温热药——阳和汤加减,   3、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最重要。

2016-02-29 14:55

举报

程茂璐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一:急性期消炎,因为不是细菌引起的,所以不必用抗菌素,中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但不宜苦寒过重,越用凉药,肿块越不消。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二:慢性期用温热药。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三:发作间期,即伤口愈合期是最佳手术时机, 如果伤口不能愈合,待急性炎症消退,伤口最浅表时手术,这时手术后就有感染的可能。 一般中药治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缓解症状可以,但是很容易复发。在我治疗的病人中,有一个是做过七次切开引流手术的。所以建议您还是行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治疗。手术的关键是:彻底清除病变的导管,切除所有疮面,切断乳晕下导管,使乳头复位。如果这里面有一项不能做到,复发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2016-02-29 14:55

举报

李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乳腺炎症,因其炎症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其名。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于 30 - 50 岁,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多为非哺乳期,另一高发年龄为绝经期的妇女。此期病例可采用手术切开,但必须正确选择时机,一定要等破口之后才能采取手术,否则会造成患者长期乳瘘,溃口永不收口,最后致使整个乳房被切除。手术时从破口处确定导管走向,沿导管向乳头方向切开,直至切到乳头。中老年病例同上,此乳腺炎使用中医中药可以完全治愈,不需手术,乳房形态保留完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例被误诊为乳腺癌而切掉乳房,遗恨终生。

2016-02-29 14:55

举报

闵真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 浆细胞乳腺炎一种良性病,有时炎症呈急性发作而成脓肿,脓液中常混有粉渣样物,在乳头乳孔中亦有粉渣样物排出,则称为“粉刺样乳腺炎”.又因在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尤其以浆细胞最多,故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浆乳不同于一般的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很多人不认识这种病,把他误认为一般细菌感染,或误诊为乳腺结核,最可怕的是误诊为乳腺癌误切乳房。建议你更换抗菌素,局部还可以热敷处理,如果有脓肿的话,那么需要做切开引流。

2016-02-29 14: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导管扩张症,闭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静脉扩张肿)

乳腺导管扩张症(dilationofmammary duct)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病程冗长、病变复杂而多样化的慢性乳腺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高峰年龄为 50-60岁。曾被命名为“静脉扩张肿”、“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等,被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是因为Haagensen和Stout根据其病理特点认为,浆细胞浸润仅是本病后期的一种炎症反应,其始发病变及其病理特征是以乳腺导管扩张为其基本病变。近来有学者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不是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必然过程,浆细胞性乳腺炎有其特征性的形态和临床表现,而将其作为乳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雷华江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