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甲状腺激素偏高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你好,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病。按发病多少依次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感染性甲状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及亚急性甲状腺炎。

2016-07-19 01:09

举报

医生回答(4)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甲状腺激素偏高多考虑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毒症、垂体病变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饮食不当

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摄入过多含碘量丰富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等,可能会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从而出现甲状腺激素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减少含碘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可能因体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使身体代谢亢进,出现心跳加快、食量增加、容易激动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甲状腺炎

可能因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使甲状腺部位受到细菌入侵诱发炎症,会使体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出现心跳加快、身体怕热、四肢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

4、甲状腺毒症

可能因体内碘元素摄入过多,诱发甲状腺毒症,会使身体代谢亢进,系统兴奋性增高,出现心悸、出汗、体重减少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富含碘元素的食物。

5、垂体病变

如果患者存在垂体病变,会导致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磺酸溴隐亭片、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6-07-19 01:09

举报

贾宝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素血症或甲状腺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甲减的临床表现有易疲劳、怕冷、嗜睡、月经不调、心率慢等。你的TSH高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出现的代谢性增高,可以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替代治疗,使TSH下降。
你的甲状腺素是不是指促甲状腺激素,即TSH?最好能提供不同指标的参考值及检查单位。

2016-07-19 01:09

举报

黎永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过多的甲状腺素导致病人代谢增高.
饮食的注意事项1,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忌辛辣,烟酒. 2,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ml左右,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3,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尤其腹泻时. 4,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5,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由于碘在空气中或受热后极易挥发,故只需将碘盐放在空气中或稍加热即可使用. 6,进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2016-07-19 01:09

举报

易姹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生活护理:
原则1,高热量: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进食情况而定,一般较正常增加50%-70%,每人每天可供给3000-3500Kcal热量. 2,高蛋白: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1.5-2g蛋白质. 3,高维生素:主要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4,适量矿物质:主要为钾,镁,钙等.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 1,谷物类: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 2,肉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 3,奶及制品:除纤维素外的各种营养成分 4,蛋及制品:优质蛋白质,高蛋氨酸 5,豆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低脂肪 6,蔬菜,水果:维生素丰富.

2016-07-19 01: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维生素C(vitamin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它与人体的多种代谢有关。人体不能合成及贮存,必需从外界摄取。它在新鲜绿叶蔬菜、橘子、柚及柠檬等中含量丰富。在正常剂量情况下,维生素C体内库存是1500mg。维生素C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需要量增多可以致病。婴儿常因乳母维生素C缺乏,使乳汁中维生素C含量不足而得病。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