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女性避孕环
补充说明:女性避孕环
a******W 2016-10-28 09:3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女性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避孕方法、定期检查宫内节育器位置、避免过度活动、保持阴道卫生、及时更换避孕环等措施来预防宫内节育器移位。
1.使用适当的避孕方法
使用适当的避孕方法可以减少宫内节育器移位的风险。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应考虑个人健康状况和偏好。
2.定期检查宫内节育器位置
定期检查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步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X光或超声波检查。
3.避免过度活动
过度活动可能导致宫内节育器移位,因此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取。
4.保持阴道卫生
良好的阴道卫生有助于预防感染,减少与宫内节育器移位相关的并发症风险。
5.及时更换避孕环
根据厂商推荐的时间表及时更换避孕环以确保其有效性并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如有不适症状如异常出血、腹痛等,应及时就诊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4-02-23 16:1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你好,一般来说,要是生育过孩子是可以带环的,要是没有生育过,上环不是很合适,有的女性带环后会有不良反应,少数人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如果上环后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血性白带、点滴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等,症状轻者一般无须治疗,待身体适应后,症状会逐渐减轻或自行消失。症状严重者可去医院对症处理,经治疗无效时应将节育器取出,改用其它方法避孕。
2016-10-28 09:29
举报上环适宜时间:
1,月经干净后3~7天.因为这个时期属于安全期,子宫内膜刚开始形成,妊娠可能性小;因此,可以避免带孕上环,而造成子宫出血或流产.
2,人工流产的同时上环.这时宫颈口松上环容易,同时可以避免两次手术.
3,自然流产后,来过一次月经,或足月产后三个月,以及剖腹产术后半年以上,均可上环.
4,宫内节育器满期无任何症状,可在取出同时,更换一个新节育器,以避免两次手术。对于不同的患者,最适宜的节育环类型也不相同。医生会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帮您选择合适的节育环。
2016-10-28 09:29
举报避孕环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腰痛、腰酸等,少数的女性会出现下腹疼痛的现象。如果上的是带有尾丝的避孕环,有可能会导致白带增多,也就是子宫颈分泌物明显增多。经过一段时间后,还可能会有全身发热、下腹痛的现象,如果有这些现象一定要及时就医。上环后出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副作用。出血一般在上环后的3到4天,大多数女性都会有这种现象,出血的时间大概也就是一个星期内。出血是因为上环损伤了子宫内膜而引起的出血,一般不需要治疗会自愈。但是如果是长时间出血也要到医院及时就医。月经量增多是上环初期出血的症状,女性的经期也会因此延长。这也是由于子宫内膜受损引起的。少数情况会有子宫穿孔、损伤其他脏器、宫外孕纤维化病变的可能。如果上环后过早性行为还会出现感染。所以上环后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
2016-10-28 09:29
举报你好, 避孕环又称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避孕工具,在我国广泛使用。副作用常见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但一般数月后消失。上环是比较长期有效的避孕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一次又一次去医院做刮宫流产。避孕环可以长时间避孕,并且手术安全没有大副作用,刮宫流产手术一种对女性伤害非常大的手术,它会误伤到女性的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子宫内膜很难再生。子宫内膜的上层是女性每个月月经的时候会脱落排出体外的,然后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就再分裂生长出子宫内膜。但是上环对女性的伤害却是不可忽视的。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上层脱落后节育环会直接机械性地刮伤或者铜离子会产生细胞毒性作用,损害到子宫内膜基底层,因而导致子宫内膜的纤维化病变。
2016-10-28 09:29
举报向医生提问
月经过多(menorrhagia)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
复合维生素片
用于满足妇女怀孕时及产后对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额外需求。预防孕期由于缺铁和缺乏叶酸引起的贫血。
复方醋酸棉酚片
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并月经过多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由此引起的痛经、经血多、经期长、经期乳房胀痛、腹痛等症。
葆宫止血颗粒
固经止血,滋阴清热。用于冲任不固、阴虚血热所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症见月经 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深红、质稠,或有 小血块,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潮热心烦,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功能性子宫出血及上环后子宫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黄体酮胶囊
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