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肺栓塞> 肺栓塞是怎么形成的

医生回答(1)

贾瑕康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呼吸内科

提问

肺栓塞可能是由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羊水栓塞、手术后血肿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导致血流不畅甚至完全阻塞。当血栓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时,它可能卡在肺动脉中,引起肺栓塞。抗凝治疗如华法林钠片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展和扩散,降低肺栓塞的风险。
2.脂肪栓塞
脂肪栓塞通常由创伤性骨折、手术或其他损伤引起,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肺部和其他器官中积聚。这些脂肪颗粒可能会堵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的发生。减少长时间卧床休息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存在风险因素的人群。
3.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发生时,大量气体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气体栓塞在肺动脉分支处形成阻塞。这会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痛和心律失常等症状。患者应立即采取左侧头低位,使空气通过微血管经右心室排出体外,必要时需进行急救处理。
4.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中的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羊水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可引起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导致肺动脉痉挛和栓塞。孕期保健中应注意监测孕妇是否有过敏史及相关家族史,以便及时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手术后血肿
手术后血肿主要是由于术后局部组织损伤引起的出血,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血液流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建议患者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定期更换敷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血肿发生的概率。
针对肺栓塞的防治,建议定期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波检查、D-二聚体检测以及血小板计数监测。同时,鼓励患者在长期卧床情况下尽早进行被动活动,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2024-02-09 21: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