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补充说明:脑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a******W 2021-07-11 00:3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脊髓空洞症的症状可能包括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排尿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由于脑脊髓空洞症可能影响神经功能,建议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主要是由于脑脊髓受损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或异常放电引起的。这些异常通常表现在身体一侧,可能包括瘫痪、肌力下降等。
2.感觉异常
感觉异常可能是由大脑和脊髓之间的液体流动受阻导致的神经损伤所致。患者可能会感到刺痛、麻木或烧灼感,这种感觉异常往往局限于身体的一侧。
3.肢体无力
肢体无力是由于神经通路受到压迫或损伤,影响了大脑和脊髓之间的正常信息传递而引发的。无力可能从手指开始,逐渐扩散到手臂和腿部,导致行走困难或无法完成精细动作。
4.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由长期未使用或缺乏血液供应导致的肌肉组织减少。脑脊髓空洞症中,肌肉萎缩通常发生在受影响的手臂或腿上。
5.排尿障碍
排尿障碍可能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膀胱功能紊乱。这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尿失禁或排尿困难。
针对脑脊髓空洞症,建议进行MRI或CT扫描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手术减压或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姿势,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健康。
2024-02-25 06:1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