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心胸外科> 心脏穿透性损伤> 心脏穿透性损伤病因

医生回答(1)

李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心脏穿透性损伤可能由外伤、手术器械误伤、心脏穿刺、主动脉瘤破裂或心脏恶性肿瘤侵犯引起,病情危急,需立即就医。
1.外伤
外力作用于胸壁导致胸骨骨折、肋骨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当外力足够强大时可引起心肌撕裂甚至心脏破裂。对于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疗干预以评估是否有心脏损伤。
2.手术器械误伤
由于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患者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可能导致手术器械直接损伤心脏。针对此类原因引起的损伤,在术后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
3.心脏穿刺
心脏穿刺是一种有创操作,通过针头插入心脏获取血液标本或进行治疗。这种操作可能会造成心脏壁的微小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心脏出血和功能障碍。例如,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中使用的心脏穿刺针可能引起轻微的穿孔,但通常可以通过压迫止血来处理。
4.主动脉瘤破裂
主动脉瘤是主动脉壁部分区域异常扩张形成的病变,当其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破裂,此时压力差急剧增大,使得瘤体薄弱处首先破裂,血液瞬间大量涌入纵隔,形成严重的后果。对于已经发生破裂的患者,需立即行急诊手术切除病变段主动脉并重建血流通路。
5.心脏恶性肿瘤侵犯
心脏恶性肿瘤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肿瘤细胞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包括侵犯邻近的心脏结构,进而导致心脏功能受损。针对心脏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等非手术方式,必要时也可考虑姑息性手术。
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2024-03-05 02: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