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

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

补充说明: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

a******W 2021-08-09 16:22

遗传性共济失调 肌张力异常 吞咽 呼吸 咀嚼困难 运动障碍 关节挛缩 痉挛 消化 盐酸 维生素 触觉 大脑 肌肉 下肢 口腔 奶粉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吴丽晴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治疗可能包括平衡功能训练、物理疗法、语言疗法、营养支持治疗和深感统合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平衡功能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通常包括一系列针对维持身体姿势、移动和调整重心的练习,由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此措施有助于改善因遗传性共济失调导致的运动协调障碍和不稳感。通过特定的活动提高大脑对身体位置和空间定向的认知,从而增强平衡能力。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涉及针对性地锻炼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通常由持证物理治疗师执行。这些措施旨在减轻由于肌张力异常引起的运动障碍,并预防关节挛缩。遗传性共济失调常伴随下肢痉挛状态,因此物理治疗有助于缓解不适并提升生活质量。
3.语言疗法
语言疗法侧重于恢复或改善患者的言语、吞咽及呼吸功能,通常由认证的语言病理学家实施。因为遗传性共济失调可能影响声带控制和口腔肌肉协调,所以语言疗法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安全性。
4.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提供高蛋白、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可能需要补充特殊配方奶粉或其他营养素。鉴于遗传性共济失调可能导致咀嚼困难和吸收不良,优化饮食结构可促进机体修复受损组织并预防并发症。
5.深感统合疗法
深感统合疗法是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如触觉、听觉来帮助个体建立身心联系的一种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此法适合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因为其能够有效地改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日常活动的自信心。
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应定期监测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建议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如美金刚、盐酸丁苯那嗪等药物可用于延缓病情发展。

2024-02-02 02: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熊胆川贝口服液

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热咳咳痰不止,咯痰不爽。

肠内营养乳剂(TP)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的营养不良或摄人障碍的患者,包括创伤或颅面部、颈部手术后患者;咀嚼、吞咽困难患者;意识不清或接受机械换气的患者;手术后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神经性厌食患者等。本品不含膳食纤维,可用于严重胃肠道狭窄病人;肠瘘病人;术前或诊断前肠道准备。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