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比值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中性粒细胞比值是指中性粒细胞数与白细胞总数之比,反映了机体的免疫状态和感染程度。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可能提示存在细菌感染,而降低则可能与免疫抑制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有关。
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可能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等有关,这些疾病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则可能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等炎症反应增加的情况有关,此时身体会释放白介素-6等因子刺激中性粒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发热等症状,而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的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中性粒细胞比值可以通过全血细胞计数来测定,该检查通常在医院的实验室完成。此外还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等方式辅助诊断。针对中性粒细胞比值异常,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所致者,可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机体恢复健康状态。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营养供应,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2024-04-13 06: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 (髓劳,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