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伤寒论治疗
补充说明:伤寒论治疗
a******W 2021-10-23 18:5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伤寒病的治疗可以考虑采用柴胡加芍药汤、葛根芩连汤、小柴胡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柴胡加芍药汤
柴胡加芍药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芍药组成,通过煎煮后服用。此方具有调和营卫、解表和里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情志所致的胸闷、胁痛等症状。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发阳气;芍药养血柔肝,缓解痉挛;两者合用可调和营卫,缓解胸闷、胁痛等症状。
2.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组成,一般水煎服。本方主治湿热泻痢,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呕吐腹痛、喘促不眠、舌红苔黄腻、脉数。其中葛根能升津液而止呕逆,配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解毒,共奏解表退热、生津止渴之效。
3.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通常水煎服用。该方剂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能够改善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胸胁苦满、嗳气吞酸等不适症状。方中小柴胡疏肝解郁,和胃降逆;黄芩清泄胆火,协柴胡以退热;半夏和胃化痰,两者相须为用,增强和胃降逆的作用。
4.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石膏、生姜、大枣、甘草、杏仁组成,煎煮后分次服用。该方剂具有辛温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有效。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桂枝助麻黄疏散风寒;石膏辛寒清解里热;三者配伍,一开一收,既散风寒,又清郁热。
5.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一般水煎服。该方剂具有清肺热、宣肺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所导致的咳嗽、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浊涕、苔薄白或黄、脉浮紧等病症。方中麻黄宣肺解表,杏仁肃降肺气,二药合用,一宣一降,有利于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恢复正常。
在使用上述方剂时,应遵医嘱按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此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2024-01-31 05:4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又称为肠热病(enteric fever),英文名称:typhoid fever;肠热病;enteric fever。以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与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全身中毒性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肠出血、肠穿孔是可能发生的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左氧氟沙星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荆防颗粒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消炎利胆片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景志安神口服液
调理阴阳,益气安神。用于神经衰弱,症见失眠多梦,入夜烦热,眩晕头昏,记忆减退,神疲乏力。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