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胸外科> 右肺下叶切除后有什么感觉

右肺下叶切除后有什么感觉

发病时间:不清楚

右肺下叶切除后有什么感觉

补充说明:右肺下叶切除后有什么感觉

a******W 2021-11-04 16:50

胸痛 咳嗽 气促 呼吸困难 乏力 手术 疼痛 肺部感染 干咳 声音嘶哑 胸闷 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加快 营养不良 疲劳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右肺下叶切除后可能有胸痛、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和潜在并发症。
1.胸痛
胸痛可能是由于手术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导致的。这种疼痛可能集中在胸部下方,可能伴有持续性或阵发性的不适感。
2.咳嗽
咳嗽通常是由术后肺部感染或呼吸道刺激引起的。患者可能会经历干咳或有痰的咳嗽,且可能伴随声音嘶哑或胸闷。
3.气促
气促可能源于肺功能部分丧失或残余病变导致的通气障碍。患者会感到呼吸急促,尤其是在活动后,伴有喘息声。
4.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由于肺功能下降导致的氧气摄取不足。患者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加深以及需要额外努力才能呼吸的情况。
5.乏力
乏力可能与术后身体恢复不佳、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患者会感到体力不支,日常活动时比平时更容易感到疲劳。
针对右肺下叶切除后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肺功能测试、胸部CT扫描等以评估肺部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止痛药和抗生素,严重情况下可能需氧疗或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应避免吸烟,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定期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肺部康复。

2024-02-21 05: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胸痛 (胸部疼痛)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

  • 症状起因:症状起因: 1、胸壁病变 胸壁变所引起的胸痛是各类胸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如胸壁的外伤,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等引起的局部皮肤,肌肉,骨骼及神经病变。常见的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组炎,带状疱疹,痛性肥胖症,肌炎及皮肌炎,流行性肌痛,颈椎痛,肋软骨炎,骨肿瘤,肋间神经炎,神经根痛等。其中共同特征:1.疼痛的部位固定于病变处,且局部有明显压痛。2.深呼吸、咳嗽、举臂、弯腰等动作使胸廓活动疼痛加剧。 2、肺及胸膜病变 肺和脏层胸膜对疼痛觉不敏感,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梗死等,由于病变累及壁层而发生胸痛。肺癌侵及支气管壁及壁层胸膜都可产生胸痛。自发性气胸时由于粘连撕裂产生突然剧痛。干性胸膜炎由于炎症波及脏层和壁层胸膜发生摩擦而致胸痛。大量胸腔积认与张力性气胸可由于壁层胸膜受压发生胸痛。其共同特点为:1.多伴咳嗽或咳痰。2.常因咳嗽、深呼吸而胸痛加重,其他胸壁活动并不引起疼痛,3.胸壁局部无压痛。常伴有原发疾病之症征,X线检查可发现病变。 3、心血管系统疾病 常见原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包炎。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疾病及心肌病引胸痛是由于心肌缺血所致。心包炎是由于病变累及第5肋水平以下的心包壁层和邻近胸膜而出现疼痛,其共同特征为:1.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少数在剑突下,可向左肩放射,2.疼痛常因体力活动诱发加重,休息后好转。 4、纵隔及食管病变 较少见,常见原因有急性纵事炎,纵隔肿瘤,纵隔气肿,急性食管炎,食管癌等。纵隔疾病是因纵隔内组织受压,神经或骨质受累等因素引起胸痛。食管疾病主要由于炎症或化学刺激物作用于食管黏膜而引起。其共同特征为:胸痛位于胸骨后,呈持续进行性隐痛或钻痛,常放射至其他部位。吞咽时疼痛加剧,伴有吞咽困难。 5、模膈病变 病因可在横膈本身或由腹腔脏哭疾病所引起,常见者为膈胸膜炎、膈下脓肿、膈疝、肝炎、肝脓肿、肝癌等。横膈病引起的胸痛是由于膈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其特点为:一般疼痛位于胸廓及胸骨下部。膈肌中央受刺激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及颈部。

  • 可能疾病: 心脏病 时行感冒 痰火 肝火犯肺 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胸、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