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艾灸的穴位位置与功效与作用
补充说明:艾灸的穴位位置与功效与作用
a******W 2021-12-13 14:2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艾灸穴位的穴位位置与功效作用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包括腧穴功能调节、气血运行、脏腑功能调整、经络传导、免疫增强等。如果需要进行艾灸,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1.腧穴功能调节
艾灸穴位时,通过热力和药性刺激腧穴,激发经气活动,调节体内气血阴阳平衡。此功效可缓解多种疾病症状,如疼痛、消化不良等。
2.气血运行
艾灸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气血运行,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痛症、寒证有较好效果。可通过增加施灸时间或频次来加强疗效。
3.脏腑功能调整
艾灸穴位可以改善脏腑组织的功能状态,其原理是通过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来实现的。此功效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
4.经络传导
艾灸穴位能够疏通经络,使经络中的气血得以畅通无阻地运行,进而发挥出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此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因经络不畅引起的病症。可在医生指导下选取特定经络上的穴位进行艾灸。
5.免疫增强
艾灸穴位时产生的温度和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此功效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性疾病。建议定期进行艾灸以维持免疫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艾灸时应避免暴露于风寒环境,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另外,初次接受艾灸者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2024-02-19 14:0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