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

医生回答(1)

羿若保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骨髓中的中性粒系的克隆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骨髓内出现大量的原始和幼稚的中性粒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体积大、核浆比例异常高、胞质有扭曲皱褶或空泡结构,并且细胞核深染,常伴有巨大的核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血、贫血等,可通过外周血检查、骨髓穿刺及活检、细胞化学检查、免疫分型检测进行确诊。
一、症状
1.发热:由于正常白细胞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而导致发热,一般以低热常见,体温在37-38℃之间。
2.出血:主要是由于血小板降低所致,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点、淤斑以及齿龈渗血、消化道出血等。
3.贫血:因红细胞减少引起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等症状。
4.其他: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骨骼疼痛、关节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二、体征
医生查体时可在胸骨压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处触及到包块。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检查:可见全血细胞减少,其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单独依据来诊断疾病。
2.骨髓穿刺及活检:骨髓涂片显示典型的特征性的幼稚细胞,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需行骨髓活检术明确病变范围。
3.细胞化学检查:应用醋酸铅致密染色或过碘酸希夫普鲁士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原始细胞是否表达特异的颗粒,如发现少数处于不同阶段的幼稚细胞表达该抗原,则提示可能患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4.免疫分型检查: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白血病细胞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急性白血病相鉴别。
四、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长骨末端溶骨性破坏,有时还会有广泛的骨质破坏;平片可见脱钙、骨质疏松、成骨不全等现象;CT检查可发现肺部浸润、梗阻、积液等情况;MRI检查则可发现脑、脊髓、肌肉、软组织受累的情况。
五、治疗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通常采取化疗方式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亚砷酸注射液、盐酸柔红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注射用环磷酰胺等。若经积极有效的化疗后病情未得到缓解,可行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

2024-02-07 14: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