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颅内压降下来后,经常头晕目眩伴有恶心等
补充说明:颅内压降下来后,经常头晕目眩伴有恶心等
2023-08-01 12: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颅内压降下来后,经常头晕目眩伴有恶心等症状,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原因所引起的,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体位性低血压
如果患者在平时不注意饮食健康,而且不注意平时的体位,可能会使体内的血液大量流入到脑动脉,从而影响到脑部的正常供血,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呕吐的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个人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走、练习瑜伽等。
2、颈椎病
如果存在颈椎病等疾病,而且未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可能会使椎动脉受到压迫,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可以通过按摩、牵引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舒筋活血片、大活络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脑供血不足
如果存在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脑动脉堵塞,从而影响到脑部的正常供血,也会伴有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等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脑梗死、脑出血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及时去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并治疗。
2023-08-02 01:1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主要表现是颈肩痛、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以及头晕。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它的起病比较隐匿,病程长,治疗不及时会遗留神经症状。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