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面瘫> 面瘫> 什么叫病毒性面瘫

医生回答(1)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病毒性面瘫是由特定病毒感染引起的面部肌肉麻痹。
病毒性面瘫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其他嗜神经细胞的病毒侵入三叉神经节后根丛,导致神经炎症和水肿,进而影响面部肌肉运动功能。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神经系统,在局部复制并沿着神经纤维传播,破坏神经组织,引起神经传导障碍。典型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突然出现瘫痪,如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还可能伴随耳后疼痛、头痛、眩晕等症状。
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面神经炎;此外,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头颅MRI或CT扫描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缓释胶囊等,以及糖皮质激素如磷酸钠注射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等,可以减轻神经水肿和炎症反应。对于恢复期患者,可配合针灸、电刺激疗法等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特别是面部的保暖,以免加重病情。

2024-04-08 06: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