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乙脑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补充说明:乙脑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a******W 2022-02-18 16:5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冷敷、口服抗组胺药、镇痛药物、静脉输液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冷敷
若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红肿,则可以通过冷敷的方式缓解不适。冷敷能够收缩毛细血管,从而减轻局部充血、水肿的症状。
2.口服抗组胺药
如果患者出现瘙痒等症状时,可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来止痒。因为这类药物具有抑制组织胺释放的作用,进而起到止痒效果。
3.镇痛药物
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进行止痛治疗。上述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有助于缓解因乙脑减毒活疫苗引起的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
4.静脉输液
当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其他并发症时,可能需要紧急静脉输液治疗。此措施旨在稳定患者的循环系统并支持其免疫应答,防止进一步恶化病情。
在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可能出现的轻微发热、皮疹等现象。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是自限性的,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但如果症状持续不退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医疗评估和治疗。
2024-03-31 15:3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余麦口咽合剂
彝医:麦枯息火。中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疮灼热、疼痛,局部红肿、心烦、口干,小便黄赤,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见以上症状者。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主要用于:①消化性溃疡出血。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③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的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球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本品可用于湿疹、血小板块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