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胎儿> *岁半宝宝偶尔踮脚走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岁半宝宝偶尔踮脚走路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钙、肌张力异常、脑性瘫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疾病的表现,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骼生长障碍,从而出现踮脚走路的现象。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D3软胶囊等药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
2.缺钙
缺钙会导致肌肉兴奋性增加,容易引起抽搐,进而影响孩子的正常行走姿势。对于缺钙引起的踮脚走路,可以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进行补钙治疗。
3.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异常是指肌肉紧张度不正常,可能导致步态不稳定,出现踮脚的情况。针对肌张力异常,可遵医嘱使用巴氯芬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缓解肌肉紧张。
4.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由于大脑未成熟阶段受到损伤所致,如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神经发育,导致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踮脚走路。针对脑性瘫痪,可以考虑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等营养脑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
5.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导致下肢肌肉僵硬和无力,站立时需要踮起脚尖以保持平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生长发育评估以及微量元素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必要时,还可以配合医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头颅MRI扫描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器质性病变。

2024-01-31 02: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谷维素双维B片

用于周期性精神病、更年期综合症、妊娠呕吐、失眠、各种头痛、防治心律紊乱、肠胃疾病、治疗营养障碍、促进生长发育、防治铅积蓄中毒等疾病。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