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精神科> 多动症> 多动症中医角度什么原因引起的

医生回答(1)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多动症从中医角度可能是由肾阴虚、脾虚、肝郁气滞、痰火扰心、心脾两虚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中医治疗。
1.肾阴虚
肾阴虚导致肾水不足,不能上承以养脑,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可选用滋补肾阴的药物进行调理,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2.脾虚
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影响到脑髓和血液的正常运行,从而引起多动不安的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健脾益气类中药方剂进行改善,比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3.肝郁气滞
肝郁气滞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进而影响大脑功能,出现多动症的表现。可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缓解不适症状,如适当食用菠菜、芹菜等疏肝理气的食物。此外还可通过运动疗法如太极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4.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是指痰浊和火热交结于心,使神明受扰而见精神异常的情况,当痰火扰乱心神时,则会出现坐立不安、烦躁多动的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例如黄连温胆汤、涤痰汤加减等。
5.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无法相互滋养,导致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可配合医生用具有补血、健脾作用的中成药进行调理,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
针对多动症,在中医辨证下,可以考虑应用静灵口服液、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减轻症状。

2024-04-08 16: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