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中医病因病机

医生回答(1)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麻痹症中医病因病机可能涉及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湿热蕴结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调理。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参苏丸等药物改善病情。
1.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出现四肢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来健脾益气、温阳散寒,也可用四君子汤健脾养胃。
2.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会导致肢体失去濡养,从而引起肌肉萎缩、无力等现象,进一步发展为瘫痪。可通过服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改善病情。
3.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损伤神经细胞,导致运动障碍,出现弛缓性瘫痪的症状。患者可以使用葛根汤合桂枝汤加减,以解表祛邪,缓解不适症状。
4.外感风热
外感风热侵袭人体,入里化火,火热之邪上攻于头面,灼伤阴津,筋脉失养,则见发热、头痛、咽痛、舌红少苔等症状。可用银翘散疏风散热,若痰多者,去荆芥穗、淡豆豉,加瓜蒌皮、浙贝母;咽喉肿痛加山豆根、板蓝根;若高热不退,可加生石膏、知母清热解毒。
5.湿热蕴结
湿热蕴结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受阻,水湿停滞,日久则从热化而形成湿热证。此时邪气壅滞经络,气血不能畅通,就会出现下肢痿软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三仁汤合二妙丸加减,其中三仁汤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作用;二妙丸则能燥湿清热。
针对小儿麻痹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建议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疗法,如选取足三里穴、曲池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辅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必要时还需配合营养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024-03-12 20: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