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精神科> 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的原因

医生回答(1)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遗尿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睡眠障碍、膀胱功能失调、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神经源性膀胱炎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遗传因素
遗尿症可能由家族遗传引起,若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遗尿症,则子女患病概率较高。如果遗尿症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可以考虑使用遗尿报警器进行治疗。遗尿报警器能够及时提醒孩子起床排尿,减少夜间尿床的发生次数。
2.睡眠障碍
遗尿症患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抑制作用较弱等原因,在睡眠时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发生尿床现象。可遵医嘱使用氯硝西泮片等苯二氮卓类药物改善症状,此类药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效果,能延长睡眠时间,提高深度睡眠比例,从而减轻遗尿症状。
3.膀胱功能失调
膀胱功能失调是指膀胱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放松,导致尿液储存困难,进而引发遗尿症。针对膀胱功能失调引起的遗尿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抗胆碱药进行治疗,这类药物通过降低膀胱壁平滑肌的敏感度来缓解痉挛,增加膀胱容量,从而减少遗尿的发生频率。
4.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可能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使膀胱内尿液浓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排尿反射,出现遗尿的情况。如果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所致,可以通过口服米拉贝隆缓释片的方式来进行调理,其属于α受体拮抗剂,能够松弛膀胱逼尿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5.神经源性膀胱炎
神经源性膀胱炎是由于先天性脊柱裂、脑瘫等疾病损伤了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感觉减退或丧失,排尿控制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尿失禁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立哌唑片、硫必利片等精神兴奋剂进行治疗,此类药物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膀胱括约肌的功能,从而缓解遗尿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改善遗尿症状。同时,家长还应注意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尽量避免摄入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等,以减少遗尿的发生。

2024-03-09 19: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银花泌炎灵片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膀胱炎、下焦显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尿频急、尿道刺通或尿血、腰痛等。

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

银杏叶口服液

1.老年人慢性神经感觉和认知的病理性缺陷的症状治疗(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及脑部血液循环不足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状)2.下肢慢性阻塞性动脉病的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治疗(2期)注:该适应症基于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0-60%接受治疗的患者行走距离至少增加50%,而在只遵循保健和饮食疗法的病人中,20-40%的患者行走距离增加50%以上。3.改善雷诺氏现象。4.血管性原因所致视力下降和视野损害的辅助性治疗。5.血管性原因所致听力下降和眩晕综合征和/或耳鸣的辅助性治疗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