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尿失禁> 漏尿> 生完孩子三年漏尿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钟东亮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运用各种微创技术治疗复杂、复发、多发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膀胱肿瘤,输尿管狭窄,尿道狭窄等

提问

生完孩子三年漏尿可能是产后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膀胱过度活动症、雌激素水平下降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产后尿失禁
由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导致控制尿液的能力减弱。可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来改善。
2.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生育过程中骨盆底肌肉受损、阴道前壁膨出等造成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在增加腹压时发生尿失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进行治疗。
3.盆腔器官脱垂
主要是因为盆腔支持组织薄弱或缺失所致,会导致盆腔内脏器下移压迫膀胱和尿道,引起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主韧带缩短术等。
4.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此病可导致膀胱不稳定,容量减少,进而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抗胆碱药如托特罗定片、索利那新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雌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影响尿道黏膜的支持力,使尿道闭合不全而发生漏尿。补充雌激素可能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例如雌三醇软膏局部应用。
建议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以减轻症状。必要时,还应考虑进行盆底肌肉评估以及膀胱功能测试等进一步的诊断措施。

2024-04-11 12:51

举报

医生回答(1)

杨祥厚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泌尿外科

提问

生完孩子三年漏尿可能是产后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膀胱过度活动症、雌激素水平下降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产后尿失禁
由于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对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导致控制尿液的能力减弱。可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来加强盆底肌肉。
2.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跑步等)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生育时骨盆底肌肉和阴道周围组织的支撑结构受损,导致尿道上移失去正常位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药如奥昔布宁、丁溴东莨菪碱等药物进行缓解。
3.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内脏器下垂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当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时腹压增高,会导致盆腔器官膨出加重,压迫到邻近的膀胱和尿道,从而引起尿失禁的症状。手术治疗是解决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经阴道前壁修补术、阴道后壁修补术等。
4.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尿频、尿失禁为主要症状的泌尿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膀胱感觉过敏或逼尿肌不稳定导致患者无法控制排尿时间。米拉贝隆、索利那新等α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改善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尿失禁症状。
5.雌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生殖器萎缩和尿道括约肌张力降低,进而影响控尿能力。补充雌激素可能是管理这种尿失禁的一种选择,但需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并遵循医嘱进行。
建议定期进行盆底肌群锻炼,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含量较高的食物和饮料,以免刺激膀胱,加剧尿失禁症状。如有必要,可咨询专业医师进行相关检查,如尿流动力学检测,以评估具体情况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2024-01-26 03: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