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被动屈膝运动怎么做

被动屈膝运动怎么做

发病时间:不清楚

被动屈膝运动怎么做

补充说明:被动屈膝运动怎么做

a******W 2022-04-27 17:59

关节 肌肉 神经 非甾体抗炎药 肌肉萎缩 关节疾病 下肢 针灸 周围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 疼痛 肿胀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被动屈膝运动、关节保护、肌肉强化训练、神经调节方法、非甾体抗炎药等方法可用于治疗。
1.被动屈膝运动
被动屈膝运动由专业人员在无负荷状态下帮助患者完成屈伸动作,以防止肌肉萎缩。此方法适用于因身体状况不能自主活动但希望维持关节功能的个体。
2.关节保护
关节保护包括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及使用支具等措施,减少关节负担。针对存在关节疾病风险的人群或有既往病史者。
3.肌肉强化训练
肌肉强化通过渐进增加负荷刺激肌纤维增长,提高关节稳定性。适合于需要增强下肢力量支持被动屈膝运动的群体。
4.神经调节方法
神经调节涉及电刺激、针灸等手段改善神经功能,如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对于存在神经系统病变影响主动运动者有益。
5.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若患者因被动屈膝引起的不适症状而产生局部轻微肿胀、疼痛时可考虑使用。
被动屈膝运动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在进行被动屈膝运动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并随时调整力度和频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024-03-26 08: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 可能疾病: 痿证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项痹 颈肋畸形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