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

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

补充说明: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

a******W 2022-05-03 21:04

深呼吸 抑郁 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 发育 紧张 张口呼吸 焦虑 恐惧 手术 外科手术 肌肉 牙龈 口腔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杨思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咬合重建的修复可考虑采取正颌手术、全口义齿修复、功能性矫治器、肌肉放松训练、心理行为疗法等方法。
1.正颌手术
通过外科手术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如双颌前移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等。适用于存在牙齿咬合不正且伴有颌骨发育异常的情况。
2.全口义齿修复
利用剩余牙槽嵴黏膜及骨的支持,在人工牙上建立一定垂直距离,并与黏膜、牙龈之间应有适当的接触关系,以达到一定稳定性和咀嚼效率的口腔修复体。用于缺失牙较多或余留牙严重倾斜、倒伏等情况时无法取得固位的患者。
3.功能性矫治器
功能性矫治器是一种非固定在牙齿上的装置,由各种金属片组成,需要定期更换。它们被用来引导牙齿移动到正确位置,并帮助改善咬合功能。此方法适合儿童和青少年,旨在纠正生长发育中的错误咬合问题。
4.肌肉放松训练
通过特定的面部肌肉运动来缓解紧张和压力,例如咀嚼肌按摩、深呼吸练习等。适用于因长期张口呼吸、咬紧牙关等原因导致的咬合问题。
5.心理行为疗法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相关心理问题进行认知重构和情绪调节训练,通常包括心理咨询、放松技巧指导等。适用于存在心理因素影响咬合状态的患者,如因紧张、恐惧引起暂时性咬合紊乱。
咬合重建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用力咬合,以免加重咬合问题。

2024-02-05 22: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