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

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

补充说明: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

a******W 2022-05-03 21:04

咀嚼困难 抑郁 牙齿不齐 紧张 张口呼吸 焦虑 手术 外科手术 矫正 肌肉 假牙 口腔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王欢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咬合重建的修复可考虑采取正颌手术、全口义齿修复、功能性矫治器、肌肉放松训练、心理行为疗法等方法。
1.正颌手术
通过外科手术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具体包括切开、分离、移动和固定四个步骤。适用于因牙齿不齐导致咀嚼困难等情况。
2.全口义齿修复
利用剩余牙槽嵴黏膜及骨的支持,在人工牙上建立一定垂直距离,并与对颌天然牙或人造牙之间保持适当接触关系的一种可摘局部假牙。此法适合于失去多颗牙齿后无法使用传统固定桥者。
3.功能性矫治器
功能性矫治器是一种非传统的矫正设备,它由各种不同类型的部件组成,如托槽、弓丝等。这些部件被安装在患者的口腔内,通过施加力量来改变牙齿的位置。主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早期矫正,旨在改善咬合功能和面部生长发育。
4.肌肉放松训练
通过特定的练习来增强下颌区域的肌肉控制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收缩活动,达到缓解紧张的目的。针对那些由于长期张口呼吸或过度使用咬肌而导致面部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的人群。
5.心理行为疗法
心理行为疗法涉及认知重构、松弛技巧和其他策略,以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减轻压力影响。对于存在焦虑或抑郁相关问题且希望通过非药物手段改善情况的人有效。
咬合重建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口腔健康状况,建议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制定个性化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4-03-20 18: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