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护理

精选回答(1)

张旭 副主任医师 于都县人民医院

擅长:普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炎、粘膜下肌瘤、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等。

提问

急性肠梗阻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体位、运动、休息、观察排便情况等。

1、饮食

急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容物排出受阻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需要暂时禁食,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可以适当吃小米粥、南瓜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体位

患者可以通过半卧位的方式,避免平躺导致的肠梗阻加重。同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运动

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症状。

4、休息

由于急性肠梗阻时,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休息,以缓解不适症状。

5、观察排便情况

患者还需要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如果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症状,可能是肠梗阻病情加重的表现,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同时,患者还应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017-10-23 20:46

举报

医生回答(2)

黄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急性肠梗阻的护理可以遵医嘱通过补液治疗、禁食与胃肠减压、腹部按摩、中药外敷、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应立即就医。
1.补液治疗
通过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和营养支持来补充患者因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此措施有助于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缓解由肠梗阻引起的不适症状。
2.禁食与胃肠减压
禁止患者进食和进水,同时置入胃管进行持续性胃肠减压,旨在减轻胃肠压力,促进气体和液体排出。禁食可减少食物残渣对堵塞部位的刺激,胃肠减压能有效降低腹腔内压力,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3.腹部按摩
轻柔地顺时针方向按压患者的腹部,每次操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每日数次。此举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需注意力度适中以防加重梗阻。
4.中药外敷
将适量具有消积导滞作用的中药材碾碎后加醋调成糊状,外敷于下腹部。中医认为此法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辅助缓解肠梗阻引起的腹胀、腹痛等症状。
5.针灸治疗
选取足三里穴、天枢穴等穴位,在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行针刺。针灸能够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对于缓解肠梗阻所致的恶心、呕吐等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生命体征和腹部状况。若发现病情恶化或出现并发症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或CT扫描,以便评估肠梗阻的程度和位置,指导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2024-03-22 05:05

举报

刘罗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肠梗阻术后应该暂时禁食,实行静脉营养。治愈护理的问题就是一般的腹部手术的问题,注意防止感染,伤口裂开,加压腹带和抗生素治疗。

2014-07-14 20: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