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尿崩症影象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尿崩症影象可能是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功能障碍、颅内肿瘤、脑外伤、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抗利尿激素由下视丘神经垂体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其作用是通过提高肾脏对水的重吸收来减少尿量。当抗利尿激素缺乏时,会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多尿、口渴等症状。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口服或注射抗利尿激素类似物来增加体内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以恢复正常的尿液浓缩能力。
2.肾小管功能障碍
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受到干扰,进而影响尿液的浓度和排泄,可能导致尿崩症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等利尿剂促进水分排出,改善肾小管的功能。
3.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压迫下视丘或垂体区域,干扰了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从而引起尿崩症。针对颅内肿瘤引起的尿崩症,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如经蝶窦垂体瘤摘除术。
4.脑外伤
脑外伤可能直接损伤下视丘或垂体区域,影响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导致尿崩症发生。对于脑外伤引起的尿崩症,需要遵循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如电解质平衡管理。
5.感染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间接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诱发尿崩症。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尿崩症,则需遵照医生的意见给予抗生素治疗,例如链霉素或多西环素。
建议定期监测每日饮水量和尿量的变化,以及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高盐食物,以免加重水肿,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以支持骨骼健康。

2024-02-15 02:46

举报

医生回答(1)

金映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尿崩症有两种。一种是产生调节尿量的抗利尿激素的视索上核、室旁核和产生抗利尿激素的脑下垂体后叶发生了病变,使分泌出来的抗利尿激素不够用。另一种尿崩症是肾脏的肾小管有病变,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原发性尿崩症一般属永久性,须坚持服药治疗。对于继发性尿崩症,则应在处理原发病变时,如肿瘤、手术等。对于中枢性的尿崩症治疗主要是用抗利尿激素。

2014-07-28 11: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