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中耳炎> 小儿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医生回答(2)

邓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可以通过免疫重建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基因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免疫重建治疗
通过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环磷酰胺、甲泼尼龙等药物来增强患儿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这些药物有助于恢复机体对病原体的正常反应,减少抗体缺乏导致的感染风险。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能够迅速提高血液中IgG水平。IgG是抵抗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重要抗体成分,可有效预防相应病原体所致感染。
3.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分离出来,去除其中异常蛋白质后回输至体内,通常需要多次循环操作完成。此方法旨在移除含有致敏红细胞或其他异常蛋白的血浆部分,减轻因自身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而引起的溶血症状。
4.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涉及将健康外源性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纠正缺陷,可能包括病毒载体介导的转染或非病毒方法。针对遗传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目标是增加编码Ig重链基因的表达,恢复正常抗体合成。
需密切监测上述治疗措施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应定期评估心脏、肝脏及肾脏功能。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E以及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类,以支持免疫系统健康。

2024-01-06 15:25

举报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丙种球蛋白是血液蛋白中的一种。含有各种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对细菌病毒的抗体。所以,丙种球蛋白不足时,对感染没有免疫力。   本症一般多发生在生后6个月左右。从母体内接受的丙种白蛋白,已经消失,自己体内尚不能生产的婴儿,对感染的免疫力很差。最容易患中耳炎,经常发高烧,皮肤生有疖肿和脓泡。到3岁时易患膝关节炎,到医院详查后才发现是丙种球蛋白太少。本病常见于伴性劣性遗传,多见于男孩。治疗上以补充丙种球蛋白为主。间隔1~3周,有时可1个月注射1次。由于肌肉注射较痛,现在已采用静脉点滴的方法。

2014-07-31 20: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